本片从证明了费玛(🍛)最后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开始谈起,描述了 Fermat's Last Theorm 的历(🉐)史始末,往前回溯来看,1994年正是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当时完全没有一(😡)位教(😎)授在(🌂)课堂上(🚺)提(🌐)到这件事,也许他们认为,一位真正的研究者,自然而然地会(🌩)被数学吸引(💅),然(🔧)而对一位不是天才的学生来说,他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引,引导他走向更(⛄)高深的(🙄)专业认知,而指引(🏥)的道路,就在科普的精神上。
从费玛最后定理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有许多研究成果,都是研究人员(🏨)燃烧热情,试图提出「有趣」的命题,然后再尝试用逻辑验证。
费玛最后定理:xn+yn=zn 当 n>2 时,不存在整数解
(🔦) 1. 1963年 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被埃里克‧坦普尔‧贝尔 Eric Temple Bell 的一本书吸引,「最后问题 The Last Problem」,故事从这(🚂)里开始。
2. 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定(🦒)理,任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另外两边的平方和
x2+y2=z2
毕达哥拉斯三元(📑)组:毕氏定理的整(🍰)数解
3. 费玛 Fermat 在研究丢番图 Diophantus 的「算数」第2卷的问(⏩)题8时,在页边写下了註记
(📈)「不可能将一个立方数(🐻)写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者将一个(👯)四次幂写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总的来说,不可能将一个高於2次幂,写成两个同样次幂的和。」
「对这个命题我有一个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4. 1670年,费玛 Fermat的儿子(🚛)出版了(🕗)载有Fermat註记的「丢番图的算(💟)数」
5. 在(😷)Fermat的其他註记中,隐含(🥉)了对 n=4 的证明 => n=8, 12, 16, 20 ... 时无解
莱昂哈德‧欧拉 Leonhard Euler 证明了 n=3 时无解(📡) => n=6, 9, 12, 15 ... 时无解
3是质数,现在只要证明费玛最后定理对於所有的质数都成立
但 欧基里德 证明「存在无穷多个质数」
6. 1776年 索菲‧热尔曼 针对 (2p+1)的质数,证明了 费玛最后定理 "大概" 无解
(📜)7. 1825年(😔) 古斯塔夫‧勒瑞-狄利克雷 和 阿得利昂-玛利埃‧勒让德 延伸热尔曼的证明,证明了 n=5 无解
8. 1839年 加布里尔‧拉梅 Gabriel Lame 证明了 n=7 无解
(✋) 9. 1847年 拉梅 与 奥古(👧)斯汀‧路易斯‧(📋)科西 Augusti Louis Cauchy 同时宣(💏)称已经证明了 费玛最后定理
最后是刘维尔宣读了 恩斯特‧库默尔(🌱) Ernst Kummer 的信,说科西与拉梅的证明,都因为「虚数没有唯一因子分解性质(🧥)」而失败
库默尔证明了 费玛最后定理的完整证明 是当时数学方法不可能实现的
10.1908年 保罗‧沃尔夫斯凯尔 Paul Wolfskehl 补救了库默尔的证明
这表示 费玛最后定理的完整证明 尚未被解决
沃尔夫斯凯尔提供了 10万马克(📬) 给提(👍)供(🐹)证明的人,期限是到(😾)2007年9月13日止
11.1900年8月8日 大卫‧希尔伯特,提出数学上23个未解决的问题且相信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2.1931年 库(🙃)特‧哥德尔 不可判定性定理
第一不可判定性定理:如果公理集合论(🍋)是相容的,那么(🌹)存在既不能证明又不能否定的定理。
=> 完全性是不可(🐱)能达到的
第二不可判定性定理:不存在能证明公理系统是相容的构造性过程。
=> 相容性永(🍻)远不可能证明
13.1963年(🏤) 保罗‧科恩 Paul Cohen 发展了可以检验给定问题是不是不可判(🎿)定(🍨)的方法(只适用少数(🏾)情形)
证明希尔伯特23个问题中,其中一个「连续统假设」问题是不可(🏅)判定(🕚)的,这对於费玛最后定理来说是一大打击
14.1940年 阿伦‧图灵 Alan Turing 发明(👠)破译 Enigma编码 的反转机
开始有人利用暴力解决方法,要(🍶)对 费玛最后定理 的(🐽)n值一个一个加以证明。
15.1988年 内奥姆‧埃尔基斯 Naom Elkies 对於 Euler 提出的 x4+y4+z4=w4 不存在解这个推想,找到(🏘)了一(👘)个反(🐰)例
26824404+153656394+1879604=206156734
16.1975年 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师承 约翰‧科次,研究椭圆曲线
研究(🎯)椭圆曲线的目的是要算出他们的整数解,这跟费玛最(⛓)后定理一样
ex: y2=x3-2 只有一组整数解 52=33-2
(🥉) (费(🦁)玛证明宇宙中指存在一个数26,他是夹在一个(🗝)平方数与一个立方数中间)
由於要直接找出椭圆曲线是很困难的,为了简化问题,数学家採用(🚸)「时鐘运算」方法
(🍬)在五格时鐘运(🍄)算中, 4+2=1
椭(🎚)圆方程式 x3-x2=y2+y
所有可能(🈚)的解为 (x, y)=(0, 0) (0, 4) (1, 0) (1, 4),然后可(💵)用 E5=4 来代表在五(🎙)格时鐘(❗)运算中,有(😵)四(🎳)个解
对於椭圆曲线,可写出一个 E序列 E1=1, E2=4, .....
17.1954年 至村五郎 与 谷山丰 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对称性的 modular form 模型式
模型式的要素可从1开始标号到无穷(M1, M2, M3, ...)
每个模型式的 M序列 要素个数 可写成 M1=1 M2=3 .... 这(👯)样的范例
1955年9月 提出模型式的 M序列 可以对应到椭圆曲线的 E序列,两个不同领域的理论突然被连接在一起
安德(🃏)列‧韦依 採纳这个(👶)想法,「谷山-志村猜想」
18.朗兰兹提(⏯)出「朗兰兹纲领」的计画,一个统一化猜想的理论,并开始寻找统一的环链
19.1984年 格哈德‧弗赖 Gerhard Frey 提出
(1) 假(🚍)设费玛最后定理是错的,则 xn+yn=zn 有整数解,则(💴)可将方程式转换为y2=x3+(AN-BN)x2-ANBN 这样的椭(🍁)圆方程式
(2) 弗赖椭圆方程式太古怪了(⛰),以致於无法被模(🥄)型式化
(🍵) (3) 谷山-志村猜想 断言每一个椭圆方程式都可以被模型式化
(4) 谷山-志村猜想 是错误的
(🍃) 反过来说
(🤔) (1) 如果 谷山-志村猜想 是对的,每一个椭圆方程式都可(🌺)以被(📶)模型式化
(2) 每一个椭圆方程式都可以被模型式化,则不存在弗赖(➗)椭圆方程式
(3) 如果不存在弗赖椭圆方程式,那么xn+yn=zn 没(🛂)有整数解
(4) 费玛最后定理是对的
20.1986年 肯‧贝里特 证明 弗赖椭圆方程式无法被模型式化
如果有人(🚪)能够证明谷山-志村猜想,就表示费玛最后定理也是正确的
21.1986年 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开始一个小阴谋,他每隔6个月发表一篇小(🕳)论(🚑)文,然后自(👝)己独力尝试证明谷山-志村猜想,策略是利用归纳法,加上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 的(🔒)群论,希望能将E序列以「自然次序」一一对(🎹)应到M序列(🎬)
22.1988年 宫冈洋一 发表利用微分几何学证明谷山-志村猜想,但结果失败
23.1989年 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已经将椭圆方程式拆解成(🌂)无限多项,然后也证明了第一项必定是模型(🚹)式的第一项,也尝试利用 依娃沙娃 Iwasawa 理论,但结果失败
24.1992年 修改 科利瓦金-弗莱契 方法,对所有分类后的椭圆方程式都奏效
(💥)25.1993年 寻求同事 尼克‧凯兹 Nick Katz 的协助,开始对验证证明(🌕)
26.1993年5月 「L-函数和算术」会议(📏),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发表谷山-志村猜想的证明
27.1993年9月 尼克‧凯兹 Nick Katz 发现一个重大缺陷
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又开始隐居,尝试独力解决缺陷,他不希望在这时候公布证明,让其他人分享完成证明的甜美果实(💈)
28.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在接近放弃的边缘,在彼得‧萨纳克的建议下,找到理查德‧泰(〰)勒的协助
29.1994年9月19日 发现结合 依娃沙娃 Iwasawa 理论与 科利瓦金-弗莱契 方法就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30.「谷山-志村猜(💩)想」被证明了,故得证「费玛(⛪)最后定理」
ii
费(🍊)马大定理
300多年以前,法(🔼)国数学家费马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一个定理:(⏰)“设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不定方程xn+yn=zn没有非零整数解”。
费马宣称他发现了这个定理的一个(🍩)真正奇妙的证明,但因书上空白太小,他写不下他的证明。300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专业数学家和业余数学爱好者绞尽脑汁企图证明它,但不是无功而返就是进展甚微。这就是纯数学中最着名的定理—(🍩)费马大定理。
费马(1601年~1665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数学家,他最初学习法(🎻)律并以当律师谋生,后来成为议会议员,数学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只能(✌)利用闲暇(🏝)来研究。虽然年近30才认真注意数学,但费马对数论和微积分做出了第一(🧟)流的贡献。他与笛卡儿几乎同时创立了解析几何,同(🥃)时又是17世纪(💖)兴起的概率论的探(👼)索者之一。费马特别爱好数论,提出了许多(🚸)定理,但费马只对其中一个定(🎓)理给(🈶)出了证明要点,其他定理除一个被证明是错的,一个未被证明外,其余的陆续被后来的数学家所证实。这唯一未被证明的定理就是上面所说的费马大定理(🚧),因为是最后一个未被证明对或错的定理,所以又称为费(㊗)马最后定理。
费马大(🚣)定理虽然至今仍没有完全被证明,但已经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进展更快。1976年瓦格斯塔夫证明了对小于105的素数费马大定理都成立。1983年一位年轻的德国数学家法尔廷斯证(🎪)明了(🛃)不定方程(🔋)xn+yn=zn只能有有限多组解,他的突出贡献使他在1986年获(🤡)得了数学界的(🔭)最高奖之一费尔兹奖。1993年英国数学家威尔斯宣布证明(😚)了费马大定理(🌰),但随后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漏洞并作了(❇)修正。虽然(🗾)威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还没有得到数学界的一致公认,但大多数数学家认为(🐣)他证明的思路是正确的。毫无疑问,这使人们看到了希望。
为了寻求费马大定理的解答,三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前赴后继,却壮志未酬。199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经过8年的孤军奋战,用13
0页长的篇(🎍)幅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怀尔斯成(🔤)为整个数学界的英雄。
费马大定理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它是(🗯)用一个每个中学生都熟悉的数学定理——毕达
哥拉斯定理——来表达的。2000多年前诞生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即X2+Y2=Z2。大约在公元1637年前后 ,当(🎪)费马在
(💊)研究毕达哥(📭)拉斯方程时,他写下一个方程,非常类似于毕达(✳)哥拉斯方程:Xn+Yn=Zn,当n
大于2时,这个方(❗)程没有任何整数解。费马在《算术》这(🍢)本书的靠近问题8的页边处记下(🏣)这
个结论的同时又写下一个附加的评注:“对此(⏸),我确信已发现一个美妙的证法,这里的空
白太小,写不下。”这就是数学史上着名的费马大定理或称费马最后的定理(🕚)。费马制造了
一个数(⛳)学史上最深奥的谜。
大问题
在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中,还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叙述得如此简单(📣)和清晰,却长久不(🐝)
解(🏥)。E·T·贝尔(Eric Temple Bell)在他的《大问题》(The Last Problem)一书中写到,
文明世界也许在费马大定理得以解决之前就已走到了尽头。证明费马大定理成为数论中最
值得为之奋斗的事。
(🎪) 安德鲁·怀尔斯1953年出(👢)生在英国剑桥,父(👫)亲是一位工(📒)程学教授。少年时代的怀尔斯
已着迷于数学了。他在后来的回忆中写到:“在学(🏃)校里我喜欢做题目,我把它们带回家,
(🤸) 编写成我自己的新(🅰)题目。不过我以前(📴)找到的最好的题目是(👔)在我们社区的图书馆里发现的。
”一天,小怀尔斯在弥尔(⛴)顿街上的图书馆看见了一本书,这本书只有一个问题而没有解答
,怀尔斯被吸引住了。
这就是(⬛)E·(🗃)T·贝尔写的《大问题》。它叙述了费马大定理的历(👩)史,这个定理让一个又
一个的数学家望而生畏(♍),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人能解决它。怀尔斯30多年后回忆
起被引(🍲)向费马大定理时的感觉:“它看上去如此(🔴)简单,但历史上所有的大数学家都未能解
决它。这里正摆着我——一个10岁的孩子——能理解的问题,从那个时刻起,我知道我永(⛷)
远不会放弃它。我必须解决它。”
(📠) 怀尔斯1974年从牛津大学的Merton学院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剑桥大学Clare
学院做博士。在研究生阶段(🥇),怀尔斯并没有从事费马大定理研究。他说:“研究费马可能
带来的问题是:你花费了多年的时间而最终一事无成。我的导师约翰·科(🕹)茨(John Coate
s)正在研究椭圆曲线的Iwasawa理论,我开始跟随他工作。” 科茨说:(🐀)“我记(🎐)得一位同事(🏄)
告诉我,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刚完(⏰)成数学学士荣誉学位第三部(🏭)考试的学生,他催促我收其
为学生。我非常荣幸有安德鲁这样的(🔚)学生。即使从对研(🚔)究生的要求来看,他也有很深刻的
思想,非常清楚他将是一个做大事情的数学家。当然,任何研究生(😋)在那个阶段直接开始研
究费马大定理是不可能的,即使对资历很深的数学家来说,它也太困难了。”科茨的责任
是为怀尔斯找到某种至少能使他在(😬)今后三年里有兴趣去研究的问题。他说:“我认为研究
生导师能为学生做的一(📉)切就是设法(🐥)把他推向一个富有成果的方(🎡)向。当然,不能保证它一定
(🎿) 是一个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但是也许年长的数学家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一件事是使用他
的常识、他对好领域的直觉。然后,学生能在这个方向上有多大成绩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
科茨决(🍷)定怀尔斯应该研究数学中称为椭圆曲线的领域。这个(📍)决定成为怀尔斯职业生涯中的
一个转折点,椭(🏼)圆方程的研究是他实(😰)现梦想的工具。
孤独的战士
(🙁) 1980年怀尔斯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成为这所大学
的教授。在科茨的指导(🛄)下,怀尔斯或许比世界上其他人都更懂得椭圆方程,他已经成为一
个着名的数论学家,但他(🍳)清楚地意识到,即使以他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数学(💽)修养,证明费马
大定理的任务也是极为艰巨的。
在怀尔斯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中,核心是证明“谷山-志村猜想”,该猜想(😕)在两个非
常不(🙄)同(🎴)的数学领域间建立了一座新的桥梁。“那是1986年夏末的一个傍晚,我正在一个朋
友(🐮)家(🙎)中啜饮冰茶。谈话间他随意告诉我,肯·里贝特已经证明了谷山-志村猜想与费马大
定理间的联系。我(🔙)感到极大的震动。我记得那个时刻,那个改变我生命历程的时刻,因为
这意(🦂)味(🦀)着为了证明费马大定理,我必须做的一切就是证明谷山-志村猜想……我十分清楚
我应该回家去研究谷山-(🌅)志村猜想。”怀尔斯望见了一条实现他童年梦想的道路。
20世纪初,有人问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为什么不(⚫)去尝试证(😬)明费马大定理,他
回答说:“在开始着手之前,我必须(🌇)用3年的时间作深入的研究,而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浪费在一(🍖)件(🛁)可能会失败的事情上(🍷)。”怀尔斯知道,为(🕓)了找到证明,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
这个问题中,但是与希尔(📈)伯特(🗼)不一(👛)样(🏦),他愿意冒这个风险。
怀尔斯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要完全独立和保密地进行研究。他说:(🍍)“我意识到与(👓)费
马大定理(🚢)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会引起太多人的兴趣。你确实(📷)不可能很多年都使自己精力集中
,除非(🛂)你的专心不被他人分散(🤡),而这一点会因旁观者太多而做不到。”怀尔斯(🍡)放弃了所有
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直接关系的工作,任何时候只要可能他就回到家里工作,在家里的顶
楼书房里他开始了通过谷山-志村猜想来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战斗。
这是一场长达7年的持久战,这期间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他在证明费马大定理(🙈)。
欢呼与等待
经过7年的努力,怀尔斯(🔘)完成了谷山-志村猜想的证明。作为一个结果,他也证明了
费马大定理。现在是向世界公布的时候了。1993年6月底,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在剑桥大
学的牛(📐)顿研究所举行。怀尔斯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向一群杰出的听众宣布他的工作。他选择
在牛顿研究所(🕢)宣(🐉)布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剑桥是他的家乡,他曾经是那里的一名研究生。
1993年6月23日,牛顿研究所举行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数学讲(😷)座。两百名数学家聆
(🎽)听了这一演讲,但他们之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完全懂得黑板上的希腊字母和代数式所表(🛸)达(💏)
的意(🎫)思。其余的人来这里是为(🔺)了见证他们所期待的一个真正具有意义的时刻。演讲者是安
德鲁·怀尔斯。怀尔斯回忆起演讲最(🔪)后时刻的情景:“虽然(⌚)新闻界已经(👫)刮(🥠)起有关演讲的风
声,很幸(🍇)运他们没(🔠)有来听演讲。但是听众中有人拍摄了演讲结束时的镜头,研究所所长肯
(📉)定事先就(⏫)准备了一瓶香槟酒。当我(🐝)宣读证明时,会场上保持着特别庄重的寂静,当我写完
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时,我说:‘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持久的鼓掌声
。”
《纽约时报》在头版以(👥)《终于欢呼“我发现了!”,久远的数学之谜获解》为题报道
费马大定理被证明的消息。一夜之间,怀尔斯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数学家,也是唯一的数
学家。《人物》杂志将怀尔斯与戴安娜王妃一起列为“本年度25位最具魅(🔟)力者”。最有创
意的赞美来自一家国际制衣大公司,他们(🌑)邀请这位温文尔雅的天(🍿)才作他们新系列男装的模
(🍢) 特。
当怀尔斯成为媒体报道(🥁)的中心时,认真核对这个证明的工作(🏏)也在进行。科学的程序要
求任何数学家将完整的(😇)手稿送交一个有声望的刊物,然后这个刊物的编辑将它送交一组审
稿人,审稿人的职责是进行逐行的审查证明。怀尔斯将手稿投到《数学发明》,整整一个
夏天他(🛌)焦急地等待审稿人的意见,并祈求能得到他们的祝福。可是,证明的一个缺陷被发
现了。
我(🉑)的心灵归于平静
由于怀尔斯的论文涉(🍓)及到大量的数学方法,编辑巴里·梅休尔决定不像通常那样指定
2-3个审稿人,而是6个审稿人。200页的证明被分成6章,每位审稿人负责其中一章。
怀尔斯在此期间中断了他的工作,以处理审稿人在电子邮件中提出的问题,他自(🏋)信这(🔮)
(🏻) 些问题不会给他造成很大的麻烦(➕)。尼克·凯兹负责(🥝)审查第3章,1993年8月(🔤)23日,他发现了
证明中的一个小缺陷。数学的绝(🚱)对主义要求怀尔斯无可怀疑地证明他(🅾)的方法中的每一步都
行得通。怀尔斯以为这又是一个小问题,补救的办法可能就在近旁,可是6个(☝)多月过去了
,错误(🚮)仍未改正(🥎),怀尔斯面临绝境,他准备承认失败。他向(🔏)同(👂)事彼得·萨克说明自己的情
况,萨(🚠)克(📤)向他暗示困难(🥉)的一部分在于他缺少一个能够和他讨论问题(💜)并且可信赖(🌚)的人。经过
长时间的考虑后,怀尔斯决定邀请剑桥大学(💵)的讲师理查(🌖)德(📘)·泰勒到普(🚥)林斯顿和他一起工作
。
泰勒1994年1月份到普林斯顿,可是到了9月,依然没有结果,他们准备放弃了。泰勒
鼓励他们(🥛)再坚持一个月。怀尔斯决定在9月底作最后一次检查。9月19日(🚬),一个星期一的早(🧣)
晨,怀尔斯发现了问题的答案,他叙述了这一时刻:“突然间,不可思议地,我有了一个(💇)
难以置信的发现。这是我的事业中最重要的时刻,我不会再有这样的经历……它(🏨)的美是(🌏)如
此地难以形容;它(⤴)又是如此简单和优美。20多分钟的时间我呆望它(👄)不敢相信。然后(🍶)白天我
到系里转了一圈,又回到桌子旁看看它是否还在——它还在那里。”
这是少年时代的梦想和8年潜心努力的终极,怀尔斯终于向世界证明了他的才能。世
界不(📘)再怀疑这一次的证明了。这两篇论文总共有130页,是历史上核查得最彻底的数学稿
件,它(😖)们发表在1995年5月的《数学年刊》上。怀(🏎)尔斯再一次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
上,标题是《数学家称经典之(🀄)谜已解决》。约翰·(🤼)科茨说:“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个最
终(🌼)的证明可与分裂原子或发现DNA的结构相比,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一
曲凯歌,同时,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它一下子就使(🌳)数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我说来(🌁),安
德鲁成果的美和魅力在于它是走向代数数论的巨大的一步。”
(🦎) 声望和荣誉纷至沓来。1995年,怀尔斯获得瑞典皇家学会颁发的Schock数学奖,199
6年,他获得沃尔夫奖(🎰),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怀尔斯说:“……再没有别的问题能像费马大定理一样对我有同样(🕎)的意义。我拥有如
此少有的特权,在我的成年时期实现我童年的梦想……那段特殊漫长的探索已经结束了,
我的心已归于平静。”
(🚁) (🌽)费(🎡)马大定理只有在相对数(🔊)学理论(🤧)的建立之后,才会得到最满意的(😠)答案(🍬)。相对数学理论没有完成之前,谈这个问题是无力地.因为人们对数(🦇)量和自身(🥤)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iii
费马大定理与怀尔斯的因果律-美国公众广播网对怀尔斯的专访
358年的难解之谜
数学爱好者费马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它用一(🙇)个每个中学生都熟悉的数学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来表达。2000多年前诞生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即X2+Y2=Z2。大约在公元1637年前后 ,当费马在研究毕达哥拉斯方程时,他在《算术》这本书靠近问题8的页边处写下了(🚬)这段文字:“设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不定方程xn+yn=zn没有非整(🍊)数解,对此,我确信已发现(🕯)一个美妙的证法,但这里的空(🚘)白太小,写(🔨)不下。”费马习惯在页边写下猜想,费马大定理是其中困扰(💑)数学家们(⛑)时间最长的,所以被称为Fermat’s Last Theorem(费马最后(🔃)的定理)——公认为有史以来最着名的数学猜想(🤨)。
(🌊) 在畅销书作(🎊)家(🍕)西蒙·辛格(Simon Singh)的笔下,这段(🔤)神秘留言引发的长达358年的猎逐充满了惊险、悬疑(👕)、绝望和狂喜。这段历史先后涉及到最多产的数学大师欧拉、最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由业(🕙)余转为职业数学家的柯西、英年早逝的天才伽罗瓦、理论兼试验大师库默尔和被誉为(♋)“法国历史上知识最为高深的女性”的苏菲·姬尔曼…(🛺)…法国数学天才伽罗瓦的遗言、日本数学界的明日(🚲)之星谷山丰的神秘自杀、德国数学爱好者保罗·沃尔夫斯凯尔最后一刻的舍死求生等等,都仿佛是冥冥间上帝导演的宏大戏剧中的一幕,为最后谜底的解开埋下伏笔。终于,普林斯顿的怀尔斯出现了。他找到谜底,把这(🙋)出戏推(🎂)向高潮并戛然而止,留下一段耐人回味的传奇。
(💲) 对怀尔斯而(🌸)言,证明费马大定理不仅是破译一个难解之谜,更是去实现一个儿时的梦想。“我10岁时在图书馆找到一本数学(🎨)书,告诉我有这(📮)么一个问题,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解决了它,但却没有人看到过它的证明,也无人确信是否有这(🥓)个证(😖)明,从那以后,人们就不断地求证。这是一个10岁小孩就能明白的问题,然后历史上诸多伟大的数学家们却不能解答。于是从那时(😗)起,我就试过解决它,这个问题(🔨)就是费马大定理。”
怀尔斯于1970年先后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和数学(🕯)博士学(🎼)位。“我进入剑桥时,我真正把费马大定理搁在一边了。这不是因为我忘了它,而是我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用来攻克它的全部技术(🎅)已经反复使用了130年。而这些技术似乎没有触及(🙈)问题根本。”因为担心耗费太多时(🔠)间而一无所获,他“暂时放下了”对费马大定理的思索,开始研究椭圆曲线理(🍑)论——这个看似与证明费马大定理不相关的理论后来却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工具。
时间回溯至(📀)20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数学(🔇)家朗兰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所有主要数学领域之间原本就存在着的统一的链接。如果这个猜(🏍)想被证实,意味着在(👕)某个数学领域中无法解答的任何问题都(🥅)有可(🛰)能通过这种链接(📹)被转换成另一个领域中相应的问题——可以被一整套新方案解决的问题。而如果在另(👟)一个领域内仍然难以找到答案,那么可以把问题再转换(☝)到下一个数学领域中……直到它被解决为止。根据朗兰兹(㊗)纲领,有一(🔧)天,数学(🥘)家们将(🌵)能够解决曾(⛏)经是最深(🧡)奥最难对付的问题——“办法是领着这些问题周游数学王国的各个风(🏐)景胜地(🤱)”。这个纲领为饱受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打击的费马大定(🎒)理证明者们指(🌙)明了救赎之路——根据不完备定理,费马(🛵)大定理是不可(Ⓜ)证明的。
怀尔斯后来正是依赖于这个纲领才得(🏋)以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他的证明——不同于任何前人的尝试——是现代数学诸多分支(椭圆曲线论,模形式理论,伽罗华表示理论等等)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由两位日本数学家(谷山丰和志村五郎)提出的谷山—志村猜想(Taniyama-Shimura conjecture)暗示:椭圆方程与模形式两个截然不同的数学岛屿间隐藏着一座沟通的桥(🛹)梁。随后在1984年,德国数学家格哈德·费赖(Gerhard Frey)给出了如下猜想:假如谷山—志村猜想成立,则费马(⏮)大定理为真。这个猜想紧接着(🙇)在1986年被肯·里贝特(Ken Ribet)证明。从此,费马大定理不可摆脱地与谷山—志村猜想链接在一起:如果有人能证明谷山—志村猜想(即“每一个椭圆方程(💖)都可以模形式化”),那么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人类智力活动的一曲凯歌”
怀尔斯诡秘(🔴)的行踪让普林斯顿的着名数(🐙)学家同事们困惑。彼得·萨奈克(Peter Sarnak)回忆说:“ 我常常奇怪怀尔斯在做些什么?……他总是静悄悄的,也许他已经‘黔驴技穷’了。”尼克·凯兹则感叹到:“一点暗示都没有!”对于这次惊天“大预谋”,肯·里比特(Ken Ribet)曾评价说:“这可(📧)能(🛶)是我平生来见过的唯一例子,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没有泄露任何有关工作的信息(🍼)。这是空前的。
1993年(🍛)晚春,在经过反复的试错和绞尽脑汁的演算,怀尔斯终于完成了谷山—志村猜想的证明(😼)。作为一个结果(🥒),他也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彼(🤣)得·萨(🚢)奈克是最早得知此消息的人(💅)之一,“我目瞪口呆、异常激动、情绪失常……我记得当晚我失眠了”。
同年6月,怀(🥃)尔(🏼)斯决定在(💽)剑桥大(📐)学的大型系列讲座上宣布这一证明。 “讲座气氛很热烈,有很多(🤫)数学界重要人物到场,当大家终于明白已经离证明费马大定理一步之遥时,空气中充满了紧张。” 肯·里比特回忆说。巴里·马佐尔(💀)(Barry Mazur)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我之前从未看到过如此精彩的讲座,充(📭)满了美妙的、闻所未闻的(➗)新思想,还有戏剧性的铺垫(🏪),充满悬念,直到最后到达高潮。”当怀尔斯在讲座结尾宣布他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时,他(🐅)成了(🎆)全世界媒体的焦点。《纽约时报》在头版以《终于欢呼“我发现了!”久远的数学之谜获解》(“At Last Shout of ‘Eureka!’ in Age-Old Math Mystery”)为题报道费马大定理被证明的消息。一夜之间,怀尔斯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数学家。《人物》杂志将怀尔斯与戴安娜王(🌥)妃一起列为“本年度25位最具魅力者”。
与此同时,认真核对这个证明的工作也在进行。遗憾的是,如同这之(♋)前的“费马大定理终结者”一样,他的证明是有缺陷的。怀尔斯(🐍)现在不得不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修(🕵)正错误,其间数度感到绝望。John Conway曾在美国公众广播网(🚾)(PBS)的访谈中说: “当(🚿)时我们其他人(怀尔斯的同事)的行为有点(🍿)像‘苏联政体研究者’,都想知道他的想法和修正错误的进展,但没有人开口问他。所以,某人会说,‘我今天早上(🚖)看到怀尔斯了(⏯)。’‘他露出笑容了(💎)吗?’‘(🔲)他倒是有微笑,但看起来并不高兴。’”
(⚪) 撑到1994年9月时,怀尔斯准备放弃了。但他临时邀请的研究搭档泰勒鼓励他再坚持一个月。就在截止日到来之前两周, 9月19日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怀尔(✡)斯发现了问题的答案(⬜),他(⤵)叙述了这一时刻:“突然间,不可思议地,我(🔥)发现了它……(🧠)它美得难以形容,简单而优雅。我对着它发了20多分钟呆。然(👠)后我到系里转了一圈,又回到桌子旁看看它是否还在那里——它确实还在那里。”
怀尔斯的证明为他赢得了最慷慨的褒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在(🔇)剑桥时的导师、着名数学家约翰·科茨的评价:“它(证明)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一曲凯歌”。
一场旷日持久的猎逐就此结束,从(🤡)此费马大定理与安德鲁·怀尔斯的名字紧紧地被绑在了一起,提到一个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这是(😞)费马大定理与安德鲁·怀尔斯的因果律。
历时八年的最终证明
在怀尔斯不多的接受媒体采访中,美国公众广播网(🥔)(PBS)NOVA节目对怀尔斯的(🥥)专访(🆖)相当精彩(🐈)有趣,本(🐈)文节选部分以飨读者。
七年孤独
NOVA:通常人们通过团队来获得工作上的(⬛)支持,那么当你碰壁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
怀尔斯:当(🐀)我被卡住(🛶)时我会沿着湖边散(🤪)散步,散步的好处(😚)是使你会处(🖋)于放松状态,同时你的潜意识却在继续工作。通常遇到困扰时你并不需要书(🌟)桌,而且我随时把笔纸带上,一旦有好主意我会找个长椅坐下来打(😀)草(♊)稿……
NOVA:这七年一定交织着自我怀疑与成功……你不可能绝对有把握证明。
怀尔斯:我确实相信自己(🆖)在正确的轨(👊)道上,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能达到目标——也许仅仅因为解决难题的方法超出现有(🙉)的数学,也许我需要的方法下个世纪也不会出现。所以即便我在正确的轨道上,我却可能生活在错误的世纪。
NOVA:(🥛)最终在1993年,你(📌)取得了突破。
怀尔斯:对,那是个5月末的早上。Nada,我的太太,和孩子们出去了。我坐在书桌前思考最后的步骤,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篇论文,上面的一行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提到(🍩)了一个19世纪的数学结构(📉),我霎时(📷)意识到这就是我该用的。我不停地工作,忘记下楼午饭,到下午三(🎅)四点时我确信已经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然后下楼。Nada很吃(🙏)惊,以为我这时才回家(🔕),我告诉她,我(🏿)解决了费马大定理。
最后的修正
NOVA:《纽约时报》在头版以《终于欢呼“我发现了!”,久远的数学之谜获解》,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证明中有个错误。
怀尔斯:那是个存在于关键推导中的错误,但它如此微妙以至于我忽略了。它很抽象(🛳),我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就算是数学家也需(🎞)要(👝)研习两三个月才能弄懂。
NOVA:后来你邀请剑桥的数学家理查(🔖)德·泰勒来协助工作,并在1994年修正了这个最后的错误。问题是,你的证明和费马(🗃)的证明是同一个吗?
怀尔(⛔)斯:不可能。这个证明有150页长,用的是20世纪的方法,在费马时代还不存在。
NOVA:那就是说费马的最初证明还在某个(🍌)未被发现的角落?(🌟)
怀尔(🆒)斯(🛏):我不相信他有(🥀)证明。我觉得他(🦃)说已经找到解答(💘)了是在哄自己。这个难题对业余爱好者如(🍅)此(📲)特别在于它可能被17世纪的数学证明,尽管可能性极其微小。
NOVA:所以也许还有数学家追寻这最初的证明。你(👛)该怎么办呢?
怀尔斯:对我来说都(🤾)一样,费马是我(🌋)童年的热望。我会再试其他问题……证明了它我有一丝伤感,它已经和我们一起这么(🥎)久了……人们对我说“你把我的问题夺走了”,我能带给他们(🔷)其他的东西吗?我感觉到有责任。我希望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带来(🤛)的兴奋可以激励青年数学家们解决其他许许多多的难题。
iv
谷山-志(⬆)村定理(Taniyama-Shimura theorem)建立了椭圆曲线(代数几何的对象)和(⭕)模形式(某种数论中用到的(🤲)周期性全纯函数)之间的重要联系。虽然名字是从谷山-志村(👭)猜想而来,定理的证明是由安德鲁·怀尔斯, Christophe Breuil, Brian Conrad, Fred Diamond,和(🛷)Richard Taylor完成.
若p是一个质数而E是一个Q(有理数域)上的一个椭圆曲线,我(🙆)们可以简化定义E的方程模p;除了有限个p值,我们会得到有np个元(🤘)素的有限域Fp上的一个椭圆曲线。然后考(✌)虑如下序列
(🤾) ap = np − p,
(🍔)这是椭圆曲线E的重要的不变量。从傅里叶变换,每个模形式也会产生一个数列。一个其序列和从模形式得到的序列相同的椭圆曲线叫做模的。 谷山-志村定说:
"所有Q上的椭圆曲线是模(🚲)的"。
该定理在1955年9月由(🚥)谷山丰提出(♍)猜想。到1957年为止,他和志村五郎一起改进了严格性。谷山于1958年自杀身亡。在(🙄)1960年代,它和统一数(🛷)学中的猜想Langlands纲领联系了起来,并是关键的组成部分。猜想由André Weil于1970年代重新提起并(🔍)得到推广,Weil的名字有一段时间和它联系在一起。尽管有明显的用处(🥦),这个问题的深(🎱)度在后来的发展之前(🚢)并未被人们所感觉到(🔕)。
在1980年代当Gerhard Freay建议谷山-志村猜想(那(🍷)时还是猜想)蕴含着费马最后定理的时候,它吸(👘)引到了不少注意力(🍍)。他通过(🏝)试图(⚓)表明费尔马大定理(🍩)的任何范例会(🤱)导致一个非模的椭圆曲线来做到这一点。Ken Ribet后来证明了这一结果。在1995年,Andrew Wiles和Richard Taylor证明了谷山-志村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半稳定椭圆曲线的情况),这(🏮)个(😚)特殊情况足以证明费尔马大定理。
完整的证明最后于1999年由Breuil,Conrad,Diamond,和Taylor作出,他们在Wiles的基础上,一块一块的逐步证明剩下的情况直(🧥)到全部完成。
数论中类似于费尔马最后定理得几个定理可以从谷山-志村定理得到。例如:没有立方可以写(🕐)成两个互质n次幂的和, n ≥ 3. (n = 3的情况已为欧拉所知)
(🧙)在1996年三月,Wiles和Robert Langlands分享了沃尔夫奖。虽然他们都没有完成给予他们这个成就的定理的完整形式,他们还是被认为对(🧖)最终完成的证明有着决定性影响。